针对电镀废水的高腐蚀性(含氰化物、重金属及强酸介质)和高盐特性(尤其是氯离子),蒸发器材质需满足极端工况下的耐腐蚀与耐高温要求。结合关键因素分析及材质性能对比,推荐选材如下:
纯钛(TA2/TA1)
优势:高温下(200-300℃)机械稳定性强,表面致密氧化膜可抵抗氯离子点蚀、酸性腐蚀及高温氧化,寿命达十几年
。
适用场景:高氯离子(>0.5g/L)、强酸(pH<3)、高温(>80℃)废水
。
双相不锈钢(2205/2507)
优势:抗氯离子点蚀能力显著优于316L,屈服强度高,性价比优于钛材
。
限制:酸性过强(pH<2)或超高温(>120℃)时耐蚀性弱于钛材
。
适用场景:中高氯离子、弱酸性废水,温度≤120℃
316L不锈钢
适用场景:仅限无氯或极低氯离子(<0.5g/L)、非强酸性废水(pH>4)
。
风险:氯离子超量时腐蚀速率激增20倍,高温下易穿孔
二、选材关键决策因素
氯离子浓度(核心指标):
>1g/L:必须选用钛材或双相钢
。
0.5–1g/L:优先双相钢,强酸高温选钛材。
<0.5g/L:可考虑316L(需严格控制pH及温度)。
温度与pH值:
温度>80℃或pH<3时,钛材为唯一可靠选择。
中温(60–80℃)、弱酸(pH 3-6)可选用双相钢
。
性价比优化方案:
非换热部件(如储罐):可选碳钢衬胶/四氟,降低成本
。
两级蒸发系统:依各级氯离子浓度分段用材(如一级用钛材、二级用双相钢)。
304不锈钢/碳钢:氯离子环境下快速腐蚀,仅适用于无腐蚀性废水
。
普通不锈钢:高氯高温工况数月内可能失效,存在安全风险
。
操作建议:结合水质检测报告(氯离子、pH、温度)匹配材质,优先验证钛材或双相钢的试样耐蚀性
。
上一篇:如何预防母液干化机温度上不去?
下一篇:没有了!